首页

日本sm调教网站视频

时间:2025-05-23 04:25:56 作者:数读经济“新信号”:港口“流量”折射外贸新机遇 浏览量:85241

  中新网重庆9月12日电 (钟旖 张旭) “未来的长江文明将持续发展,可以继续跟黄河文明交相辉映,奠定中华文明的强大的基础。”12日,在重庆召开的2023长江文明论坛上,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如是说。

  当天,围绕论坛“宅兹中国:长江文明探源”专题,葛剑雄对黄河长江交相辉映的中华文明发展作出相关阐释。

图为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召开,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发表演讲。中新网记者 陈超 摄

  “大河与人类文明有着密切关系。”葛剑雄表示,在世界各国中,只有中国是自古以来就完整拥有长江、黄河两条世界级大河的国度。黄河、长江都处于北温带,在以往气候变迁中都适合人类生存发展。

  黄河流域拥有大面积的可耕农田,小麦约在4000年前传入中国,为国家形成了巨大的、稳定的农业基础,使得文明进程得以加速,能够始终稳定发展。长江流域尽管1万年前就已经开始栽种水稻,并且适合各种经济作物,但是它有平原、丘陵、湖沼,地形多样,在工具落后的情况下,开发受到很大制约。后来,随着长江流域各方面条件的改善,加之黄河流域战火频仍,黄河流域人口大批南迁,为长江流域输送了大量人才,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葛剑雄提到,到了唐宋之际,经济、文化的重心逐渐南移,长江流域已从早期的被中原人视为蛮荒之地的地方,逐步变成了人间的天堂。在北宋,有了“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后又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说明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在人文、自然各方面都达到适宜人类居住发展的环境。

  葛剑雄强调,历史上,黄河、长江是交相辉映的,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都是中华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条件。

  谈及“长江的未来”,葛剑雄认为,应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加以分析。比如地利方面,对科技、人文、信息、金融、商贸、高新产业、全球人流而言,内陆和内陆城市未必是劣势。长江经济带的命脉在长江及其支流,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葛剑雄还特别提到,要充分关注人力资源对于文明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做到未雨绸缪。(完)

【编辑:张燕玲】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经济学家向松祚:房价未来还会继续下跌

新时代,从传统的书法、绘画、陶瓷到现代的数字艺术、影视动画制作,各种形式的中华文化产品和艺术作品走向世界,锻造着我们自信向前的勇气。

雨雪降温来扰 山西发布农业气象风险预警提示

在马丁·雅克看来,世界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中国等国正在推动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现代化更加民主,可以以多种形式并存且在众多国家扎根并发展。他称这一愿景振奋人心。他进一步指出:“这种美好愿景的标志性特征是承认与尊重差异性,而西方一直以来的逻辑就是否认差异性,只推行一种行之有效的办事方法和行事体系。”

郑雁雄:香港发展新质生产力条件优越实力雄厚

对此,林剑回应,据了解,大众公司这名人士因为吸食可卡因被中国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10日,并遣送出境。具体情况请你向中方主管部门了解。(制作 岳子岩)

第一观察|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总书记提出12字新要求

展望这场“中国金花”的内战时,郑钦文坦言,同本土球员作战,面对的压力会不一样,“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两个中国球员出现在同一站(比赛)四强,这说明我们现在的水平很好。”

砍伐自然原因死亡损毁林木是否会构成犯罪?最高法回应

在启幕仪式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党委书记黄昕致辞表示,值此建院30周年之际,希望以视觉交流的方式,展示邵逸夫医院建设、发展的成绩,致敬、感念邵逸夫先生情系家国的情怀与反哺社会的善心,也期待借此机会进一步增进内地与香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沟通了解与互鉴合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